對於睡眠品質差、常常失眠的民眾而言,「安眠藥」能夠提供短時間的安穩與放鬆。但已成為遭濫用的第三大藥物的安眠藥,該如何吃較安全?
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 趙順榮藥師表示,安眠藥就像一把雙面刃,正確使用的確可擺脫失眠困擾,但使用錯誤也可能傷身。
對於睡眠品質差、常常失眠的民眾而言,「安眠藥」能夠提供短時間的安穩與放鬆。但已成為遭濫用的第三大藥物的安眠藥,該如何吃較安全?
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 趙順榮藥師表示,安眠藥就像一把雙面刃,正確使用的確可擺脫失眠困擾,但使用錯誤也可能傷身。
民眾以彩色影印偽造含管藥處方箋向藥局領藥事件時有所聞,最常見即是想要詐領安眠用藥,新北市之前也曾發生類似案件;
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 趙順榮藥師表示,安眠藥屬於第三、四級管制藥品,「毒品」與「管制藥品」是一體兩面,非醫療使用目的而濫用藥物,即為「毒品」,由醫師診斷開列處方供合法醫療使用則為「管制藥品」,已觸犯「毒品危害防制條例」。
每次一變天,膝蓋就隱隱作痛,尤其是爬樓梯時,症狀更是明顯?《華人健康網》5914呼叫醫師中,有網友問到:「爬樓梯就膝蓋痛該怎麼辦?如何保養?」引發網友關注。對此,專家表示,除了尋求專業醫師看診協助外,更應謹記3大調理原則,從生活保養做起!
關節疼痛別輕忽!恐是退化性關節炎作祟
十年前,藥師趙順榮因搬重物不慎受傷,造成椎間盤突出,引發坐骨神經痛,每遇天氣不好或冬天發作最嚴重時,經常無法彎腰穿襪,走路也老是走不直,動不動就「歪一邊」,搭捷運更是「寧站不坐」,因為,臨下車時,他往往無法立即挺腰站起來。
身為藥師,趙順榮深知,臨床針對急慢性神經病變,傳統總是給予維生素B群、B12營養補充劑,或給予非類固醇、NSAID緩解症狀,再來即是消炎止痛劑、非解痙、鬆弛之抗憂鬱劑。截至目前,神經病變的治療程序,仍為:復健治療↓藥物治療↓開刀治療↓復健。換言之,西醫尚無任何「治本」措施,即便脊椎手術,也僅能「治標」。
流感疫情持續延燒,不但燒出急診床位分配問題,更有不少傳言隨之而生!特別是,針對流感藥物克流感的使用,網友們更是出現不少疑問,包括:「克流感可以作為預防性投藥嗎?會不會有抗藥性?孕婦能不能吃?」等6大疑惑,到底克流感該怎麼用才對呢?且讓我們聽專業藥師怎麼說!
克流感用藥有管制!獲取需醫師處方籤
「台灣預防保健協會」理事長 趙順榮藥師表示,單純的手麻腳麻,多半可能是周邊神經或脊髓神經的問題,很少是中風的前兆。建議洽神經內科檢查,因不同的部位表示不同的問題,需要儀器如神經傳導肌電圖、誘發電位等詳加檢查對症治療。
趙藥師健康小叮嚀:
「落枕」為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,係一種睡眠後出現的頸部僵直性疼痛,與睡枕及睡眠姿勢有密切關係。
「台灣預防保健協會」理事長趙順榮藥師表示,落枕是一種肌肉拉傷,跟日常運動中拉傷四肢肌肉相同道理,使用正確的頸椎保護枕頭(兩端突起,中間凹下的枕頭),或是患部疼痛明顯(急性期),建議以冰敷為主達到減輕疼痛。若患部痠痛為主且無腫脹刺痛感,則可以熱敷處理。若是頻繁落枕可能是頸椎病的前兆,不可忽視,建議洽復健科處理!
捐血可促進新陳代謝-
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趙順榮藥師表示,人體血液的紅血球壽命大約為110-120天,平均每四個月要更新一次,定期捐血不但不會影響健康,更能刺激骨髓內的造血幹細胞活動,促進新陳代謝,增加新生紅血球的含量,有益於身體健康。
茶的營養價值主要來自茶葉中所含的維生素和礦物質,保持身體的健康。
「台灣預防保健協會」理事長 趙順榮藥師指出,茶雖然也含有游離胺基酸及醣類等人體所需的營養分,但其含量與我們主食所攝取的量相比時,可說是微不足道。科學家發現,用壺煮制的茶水更有利於健康。與簡單的在盛有沸水的杯子里泡茶相比,煮茶水的方法可以釋放出更多的抗癌化學物質。
[記者李佳蓉/台北報導]
腎對人體而言,就像是「洗衣機」,除了排除體內新陳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廢物、保持水分在體內正常含量、調節人體正常血壓,還能產生不同激素及促進腸胃道鈣質及磷質吸收,其可稱之為決定性的器官。此外身體其他器官的功能,也需仰賴腎臟才能正常運作,因此一旦腎臟受損,可能也因此影響其他器官運作。
(優活特約記者許家瑋/採訪報導)大街小巷的鹹酥雞、雞排路邊攤位林立,可想見台灣人有多喜歡油炸物。這樣的飲食習慣,容易造成體內慢性發炎、濕疹、皮膚搔癢、氣喘與免疫機能失調等症狀產生,其中更可能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癌症等疾病的機率,范月貌藥師指出,由於現今的生活習慣與飲食偏高脂、高油,使得體內Omega-3脂肪酸與Omega-6脂肪酸攝取比例失衡,而導致的體內「發炎症狀」。
Omega-6脂肪酸多半來自油炸食物,當它在體內的含量過多時,將會導致發炎症狀,而Omega-3富含於海藻及深海魚蝦類油脂中,是能平衡過多Omega-6脂肪酸的攝取,抑制發炎症狀。
感恩的心、感謝有您,謝謝您一路走來對趙藥師及普登團隊的支持,
新的一年趙藥師與其專業團隊仍將持續不斷、一本初衷的守護民眾的健康、傳播預防保健的正確知識、關心社會的各種健康時事議題。
[優活健康特約記者陳詩婷/採訪報導]
現代人壓力大,舉凡工作、家庭、學校、人際關係等因素,都是壓力的來源,如果沒有適當的發洩管道,長期處於心情鬱悶的狀況下,容易產生憂鬱、躁鬱等精神官能症狀。